会议专题

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动和生产率增长--对“结构红利假说”的实证检验

  结构变动是影响生产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两者的关系反映在“结构红利假说”中。本文使用常用的、扩展的shift-share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制造业1985~2003年期间的结构变动与生产率增长的关系,发现结构变动并没有显著促进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即“结构红利假说”现象并不显著存在;并且在1998~2003年期间,制造业出现“结构负利假说”现象,即结构变动阻碍了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劳动和资本要素并没有从低生产率增长的行业转移到高生产率增长的行业;当考虑Verdoorn效应后,发现结构变动对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阻碍作用增加,制造业的增长方式更偏向于“yeast-process”而不是“mushroom-process”。因此,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动偏离了效率提升的最佳路径,按照竞争优势而不是比较优势进行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显得很有必要。

制造业 结构变动 生产率增长 结构红利假说 实证检验 Verdoorn效应

李小平 卢现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430060

国内会议

第六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

济南

中文

357-370

200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