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药物类过敏反应的临床前评价方法研究(Ⅰ):小鼠类过敏反应评价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目的:建立适用于注射剂类过敏评价的动物模型.<br>  方法:小鼠一次性静脉注射含0.4%伊文思兰(EB)的受试物,以耳廓蓝染发生率和伊文思兰渗出量作为类过敏评价指标.<br>  结果:小鼠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注射液(NS)、5%葡萄糖注射液(Glue)后,未出现耳廓蓝染,说明无类过敏反应发生.阳性对照物质组胺和Compound 48/80均具有明显的致类过敏反应,可造成耳廓明显蓝染和EB大量渗出.采用临床上可发生类过敏反应的多种中、西药注射剂验证了本模型和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和敏感性,检测结果与临床一致.<br>  结论:小鼠类过敏反应评价方法敏感、可靠,与临床一致性好,适宜于注射剂临床前类过敏反应评价、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检测、上市产品抽验、致敏原筛选、类过敏反应发生机理研究以及类过敏防治方法研究等。

注射剂 过敏评价 发生机理 过敏防治 动物模型

梁爱华 李春英 易艳 赵雍 王云庭 李桂琴 叶祖光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北京中国 100700

国内会议

2012环境健康与药物安全性全国学术年会

乌鲁木齐

中文

463-470

2012-06-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