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1914年伦敦贫民窟问题与工人住房政策分析
19世纪伦敦大量贫民窟的存在是工人恶劣居住环境的集中体现.贫民窟中的工人居所闭塞拥挤、肮脏混乱,往往被视为滋生诸种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疾病传播和犯罪活动)的源头所在.收入低、房租高是工人群居贫民窟的直接原因.就深层动因而言,贫民窟问题是伦敦城市化的结果,一方面城市人口膨胀远超过住房供给,另一方面伦敦市政改建所产生的大量无家可归者进一步加剧住房危机.贫民窟问题实质上是工人住房问题之衍生.但90年代之前,伦敦政府主要将其视为城市环境问题,力图通过清理修缮的方式来解决;住房建设则由社会慈善组织来承担,政府仅予以立法指导和规范.90年代后,伦敦郡议会主持市政工作,开始实行贫民窟清理与住房重建并举政策,政府直接干预工人住房建设.一战之前,伦敦慈善组织与郡议会的建房活动对缓解工人住房危机有积极作用,但一些底层工人的居住条件仍亟待改善。
19世纪 英国伦敦 贫民窟 工人住房政策 慈善建房 公租房
许志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102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35-243
2010-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