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吸收能力与技术溢出效应的关系--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检验

  在众多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背景下,中国依然沦为了“中国制造”而不是“中国创造”。问题在于,中国并没有利用好跨国公司研发本地化所带来的技术溢出优势;研发不仅具有技术溢出效应,同时还具有技术挤出效应。因此,本文将借助Griffith等(2006 )的研究方法,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加入行业水平的研发投人,设计定量研究吸收能力与技术溢出效应的模型,从而围绕着究竟技术溢出效应是否发生(门槛效应)以及吸收能力这一变量的比较静态变化会对技术溢出效应产生怎样的影响,提出假设命题并展开讨论。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对于高技术产业5大行业17个行业细分来说,不仅总产值受益于三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大于受益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而且总产值受益于三资企业技术溢出的门槛效应还小于受益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技术溢出的门槛效应;虽然吸收能力对总产值的贡献随着吸收能力的提高而增加,但是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总是随着吸收能力的提高而提高。

高技术产业 技术溢出 效应分析 函数模型

孟雪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09年年会

广州

中文

238-247

200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