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部分所有权安排与跨国公司纵向势力的圈定效应--基于轿车产业的模型分析和案例考察

  众所周知,自主创新模式成为政府和本土企业共识的过程,正好处于所谓中国的后世界贸易组织时期。随着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逐渐兑现,产业政策对跨国公司的约束日渐削弱,轿车产业的第二次合资过程完成后,跨国公司在关键技术和部件领域的控制力得以强化,并呈现出独资化的倾向。目前,中国轿车产业的纵向结构处于一种“双重部分所有权”的状态,外资通过与本土企业在上下游成立具有投人一产出关系的多个合资公司,保持着其在产品换代、技术选择、价格设定和企业重组等领域的优势地位,并形成了“跨国公司领导、本土企业跟随”的局面。值得关注的是,大型国企自主品牌在研发投人和市场表现方面,在跨国公司和其他本土企业的双重竞争中,处于相对落后的境地。

汽车产业 技术管理 企业所有权 圈定效应

白让让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

国内会议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09年年会

广州

中文

372-386

200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