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收入差距、民工失业与中国犯罪率的上升
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和民工进城导致的流动人口增加是中国犯罪率上升的重要原因。本文利用1988-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后发现:首先,没有明显的证据支持省内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必然会增加各省的犯罪率;其次,中国犯罪率的上升和“第五次犯罪高峰”的产生与城市登记失业率有关:一方面,它意味着民工失业率也可能在上升,城市居民和民工失业的增加都会直接推动犯罪率上升,而由于失业的民工没有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险,他们会更加脆弱并更容易走向犯罪,因此会更容易推动犯罪率的上升;另一方面,城市失业率的上升还会推动地方政府采取更加歧视民工的就业政策来保护城市居民的就业,使得更加脆弱的民工失业替代城市居民失业,因而在犯罪率上升和犯罪高峰持续的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的解释对于理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制定降低犯罪率的公共政策提供了重要启示。
城乡收入差距 流动人口 犯罪率上升 失业民工 公共政策
章元 刘时菁 刘亮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200433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21-139
2009-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