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血清卵黄蛋白原水平的初步观察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在海水中生长发育,在淡水中产卵繁殖.通过碱不稳定性蛋白结合磷法测定不同年龄中华鲟血清中磷含量,以磷的含量变化反映卵黄蛋白原(VTG)变化情况.实验鱼为人工养殖0.5、1、2、3、4、5、6、8、9、10龄中华鲟和野生成熟中华鲟,共81尾,其中8尾野生雌鱼在人工繁殖前后各取样2~4次,共测97个样本.结果显示低龄中华鲟VTG含量较低,最低值在5龄,含磷量为(4.6±1.6)mg/L.5龄后增加,成熟后达到最大为52.0±4.5 mg/L.在性腺发育不同时期,雌性个体Ⅱ~Ⅴ期VTG增加,Ⅱ~Ⅲ期增加速度较快,随后变缓,Ⅴ期达到最高水平,Ⅵ期降低;而雄性个体Ⅱ~Ⅳ期增加量很少,最高为(28.7±12.2)mg/L.繁殖雌鱼产前VTG最高,含磷量为(62.5±8.7)mg/mL,产后低于产前.此外,发现产后鲟鱼卵巢液中含量低于其血清,但高于其他年龄组.本实验暗示着淡水养殖的中华鲟有可能达到性成熟.
中华鲟 血清指标 卵黄蛋白原 生长发育 淡水养殖
ZHANG Yan-zhen 张艳珍 CHEN Xi-hua 陈细华 WEI Qi-wei 危起伟 QIU Shi 邱实 LIU Zhi-gang 刘志刚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Key Laboratory of Freshwater Biodiversity Conser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汉 430070;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州 434000 Key Laboratory of Freshwate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Ch 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州 4340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 214081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213-218
2008-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