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3.外伤性眼内炎的玻璃体手术与病原学诊断

目的 探讨外伤性眼内炎的玻璃体手术与根据病原学诊断术中即刻选择抗生素的重要性.方法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收治了7例患者(7只眼)临床诊断为外伤性眼内炎.男性4人,女性3人.年龄3~41岁,平均22.9岁.初诊视力:眼前光感6只眼,眼前手动1只眼,光定位均不确定.4只眼前房积脓,另外3只眼前房内可见较重的炎性反应.7只眼眼底红光反射均消失,眼底不能窥入.B型超声波显示7只眼玻璃体中~重度混浊,其中5只眼玻璃体视网膜表面有机化条索,2只眼视网膜脱离.对6只眼施行了“玻璃体切除、玻璃体抗生素注药等联合手术”,其中2只眼分别行“C3F8填充术”及“硅油填充术”.1只眼单纯行“玻璃体抗生素注药术”.7只眼均于手术开始首先取玻璃体腔内脓液即刻涂片进行病原体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阳性者选用万古霉素1mg,玻璃体注射或加入玻璃体切除灌注液(平衡盐水,balanced salt solution,BSS)中.革兰氏染色阴性者使用头孢他啶4mg玻璃体注射或加入BSS灌注液中.同时进行玻璃体腔脓液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用高敏抗生素继续眼部抗感染治疗.随诊2~102个月,平均32.86个月.结果 手术开始病原体涂片革兰氏染色阳性6只眼(85.7%),革兰氏染色阴性1只眼(14.3%).5例细菌培养结果阳性,与涂片染色结果相符,病原体检出率71.4%.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各1只眼,各占14.3%;芽胞杆菌2只眼,占28.6%;荧光假单胞菌1只眼,占14.3%.另外2只眼培养无细菌生长.术后7只眼感染均迅速得到控制,眼内炎症消退.视力均有提高,0.7+1只眼,0.21只眼,0.05~0.13只眼,数指和手动各1只眼.6只眼视网膜全部复位,另外1只眼于术后2个月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 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玻璃体腔抗生素注药术,7只眼眼内感染均控制,视力均有提高,视网膜复位率达85.7%,取得较满意疗效.手术开始即行玻璃体脓液涂片,革兰氏染色可快速、准确得到病原学诊断,指导术中选用抗生素对眼内炎治疗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叶俊杰 郭立斌 刘丽秋 胡天圣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 眼科研究中心 100730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眼外伤眼整形暨眼眶疾病学术会议

福州

中文

10-11

2005-05-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