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13.结膜囊狭窄98例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眼球摘除术后眼窝凹陷及结膜囊狭窄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 收集1994年10月~2004年10月间在我院行眼球摘除术后伴有眼窝凹陷结膜囊狭窄的患者98例,先行羟基磷灰石(HA)眼座二期植入,术后6个月再行全结膜囊成形术或部分结膜囊成形术.两种术式的主要区别是粘膜修复和眼模植入的顺序不同;部分结膜囊成形术是先行粘膜修复,后植入眼模;全结膜囊成形术是将皮片上皮面向内包裹眼模,再植入结膜囊.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2年,术后效果较好者61例(62.2%),表现为义眼座水平活动度大于8mm,结膜囊深浅正常,义眼佩戴顺利、稳定、不易滑脱,眼窝凹陷得到矫正.效果一般者32例(32.7%),义眼座水平活动度在4-8mm之间,结膜囊深度略浅,义眼能佩戴不滑脱,眼窝凹陷矫正.效果较差者5例(5.1%),义眼座水平活动度小于4mm,残留上眶区凹陷,结膜囊较小,不能佩戴义眼.结论 采取HA义眼座植入,术后6个月再行结膜囊成形术,因HA义眼座植入术后3~6个月完全血管化义眼座能与机体融为一体,此时行粘膜或皮片移植完成结膜囊成形,植床血供好,植片易存活,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翟文娟 陈凤菊

天津市眼科医院 300020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眼外伤眼整形暨眼眶疾病学术会议

福州

中文

16-17

2005-05-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