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所致视神经损伤的超微结构改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对兔眼冲击波损伤动物模型进行透射电镜下视神经损伤的动态观察,探讨眼冲击波损伤后视神经结构损伤的超微结构改变及其演化过程.方法 用激波管制成兔眼冲击波损伤动物模型,分别于伤后不同时限点处死动物,取球后视神经,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实验眼伤后当天均出现球结膜轻度充血水肿,角膜轻度水肿,角膜内皮轻度皱褶,房水闪辉(+),瞳孔较对侧缩小,对光反应明显迟钝.伤后12小时出现视网膜水肿,视网膜血管扩张,并见少量出血点.伤后5天瞳孔对光反应仍较对照眼迟钝,眼底镜下观察见视网膜水肿无明显加重,但视神经乳头潮红,边界模糊,眼底荧光造影未见视网膜脉络膜荧光素渗漏.伤后10天视网膜水肿基本消失,但视乳头仍潮红,边界模糊并隆起,眼底荧光造影无视网膜脉络膜荧光素渗漏.冲击波造成了一系列视神经轴突的结构改变,透射电镜下,兔眼冲击波损伤后5天视神经轴突出现髓鞘和轴膜分离,轴膜下出现电子透亮区,但微丝微管等细胞骨架结构仍清晰可见.伤后10-15天视神经轴突轴膜下电子透亮区增大,微丝微管紊乱,线粒体等膜性细胞器明显肿胀.伤后20-25天视神经轴突细胞骨架破坏,微丝微管溶解,细胞器集聚,轴突反应性肿胀,局灶呈球状,最终断离.伤后30-45天细胞骨架破坏消失,大量细胞器溶解,轴突内形成巨大空泡,轴膜内陷,呈Wallerian变性的早期改变.结论 眼冲击波可造成视神经轴突改变;视神经轴突改变可能是伤后视功能障碍的重要病理学基础,其发生可能与外力直接作用和/或缺血有关.
陈穗桦 姜涛 郑颖鹃 张慧 郑晓刚 孙桂勤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眼科;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 210002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
国内会议
福州
中文
46-46
2005-05-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