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斜坡训练模式效果比较的实证研究

  欧美发达国家的短跑运动成绩之所以一直长盛不衰,除了一方面是由于场地、器材(如跑鞋)更新等方面外,另一重要方面就是非常注重超速训练方法,如牵引法、固定跑台以及斜坡跑等,然而,我国对此却少有人进行探究。本研究沿用传统的经典方法,选择适合的组别大小,以3°斜坡作为训练跑道,对研究对象随机分成5组((4个实验组,1个对照组),4个实验组中分别进行上坡训练、下坡训练、上一下坡结合训练、水平训练(训练时间都为8周),并对训练前、后各组受试者进行60米最快速度跑测试,同时对受试者训练前、后测试6秒最大无氧功率(MCST),通过对不同训练模式前后相关指标的分析,意在证实斜坡超速训练对提高短跑速度的效果,并进而揭示其相应的生物力学机制,这对于改善运动训练方法、提高短距离跑运动成绩、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以及丰富短跑训练理论提供重要参考。

斜坡训练 模式效果 运动损伤 生物力学

罗炯 金季春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重庆,400715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200438

国内会议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

南京

中文

192-193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