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应用丝裂霉素C对切口愈合的影响
腰椎板切除是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脊柱手术中的常规步骤,是脊柱外科中最常用的手术之一。部分患者于椎板切除后,在愈合过程中于椎板缺损区形成大量的瘢痕组织,与硬脊膜或神经根外膜形成粘连,牵扯、压迫神经时,可使腰腿疼痛症状复发,导致手术失败,即出现“腰部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其中5%~24%FBSS由硬膜外纤维化引起,瘢痕每增加25%,再发疼痛的危险增加2.02倍,将严重影响脊椎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近来局部应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研究已有多篇文献报道。本研究通过建立椎板切除术模型,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丝裂霉素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探讨丝裂霉素在预防瘢痕粘连在其有效浓度范围内是否对创面愈合产生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表明,局部应用丝裂霉素0.3mg/ml,0.5mg/ml,0.7mg/ml MMC对创面处新生血管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延迟切口愈合。
腰椎板切除术 脊柱外科 瘢痕组织 丝裂霉素C 切口愈合
苏长辉 张喜善 张辉 张延明 郭秀成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山东泰安,271000
国内会议
第21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泰山杯”全国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
山东泰安
中文
166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