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人工椎体在颈椎病前路次全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人工椎体在颈椎前路次全切除术中应用的中短期临床疗效.<br> 方法: 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共对4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n-HA/PA66人工复合椎体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男18例,女26例,年龄42~68岁,平均52.8岁.以JOA评分改善率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依据x线平片判断椎间稳定性和融合情况。<br> 结果手术时间60~115 min,平均85 min;出血量50~200ml,平均120 ml.本组无术中并发症,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2~26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术前症状均明显改善,JOA评分由术前6.4±1.8分提高到术后15.2±1.5分,JOA改善率83.0%,优良率85.7%,问卷调查满意度97.6%.X线检查证实无人工椎体移位、下沉,融合率100%.<br> 结论应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人工椎体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中短期临床疗效满意,既可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及颈椎前凸,重建颈椎稳定性,又能缩短手术时间,避免供骨区并发症.
颈椎病 脊柱融合术 人工椎体 临床疗效 内固定治疗
张文志 段丽群 尚希福 许翔 胡业丰 姚刚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骨二科
国内会议
黄山
中文
274-277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