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过伸性颈髓损伤部位规律性探讨

  目的:探讨颈椎过伸性损伤时颈髓受损伤部位的规律性。<br>  方法:对50例急性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根据神经平面结合髓内高信号征判定脊髓损伤节段,凡神经平面下整个节段或节段内大部分呈高信号改变者为主要受损脊髓节段,节段内呈断续或斑片状高信号改变者为一般受损脊髓节段.根据颈椎MRI T2加权像椎间盘信号强度和颈椎侧位片判定颈椎间盘退变程度,并以C3、4~C6、7退变最严重的椎间盘分级代表整体颈椎退变分级,由轻到重分为0~4级.总结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的部位规律性,探讨其发病机制和临床意义。<br>  结果:主要受损脊髓节段见于44例50节,其中C3、4最多(26节);一般受损脊髓节段26例39节.50例患者颈椎均有退变,2级最多(22例),退变最重节段多位于C5、6(22例)和C6、7(11例).50个主要受损脊髓节段对应于不同级别退变椎间盘的节段数:0级0节,1级16节(均见于1、2级退变患者),2级24节,3级5节,4级5节;在18例3、4级显著退变患者中,主要受损髓节(22节)多见于重度退变的临近节段.<br>  结论:颈脊髓过伸性损伤多发生于较上位不稳定的椎管狭窄节段.对颈椎过伸性损伤时脊髓受力分析有助于对其损伤机制理解和临床治疗方案选择.

过伸性颈髓损伤 临床治疗 脊髓受力 发病机制

刘培太 袁建华

毫州市人民医院骨二科

国内会议

安徽省医学会骨科学第十三次学术会议

黄山

中文

405-408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