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秦艽不同配伍对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

  目的:以平性祛风湿中药秦艽为基本药,分别配伍桑寄生、羌活、威灵仙、防己,组成平-平相配(秦艽+桑寄生),平-温相配(秦艽+羌活、秦艽+威灵仙),平-寒相配(秦艽+防己)的配伍关系;通过秦艽不同配伍对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探讨药性与功效、药性与疗效之间的关系。<br>  方法:模拟人类痹证成因,建立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大鼠模型,分别测定两种模型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探讨秦艽不同配伍对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作用的性。效关系。<br>  结果:①在风寒湿痹模型中,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味秦艽组比较,秦艽威灵仙组、秦艽桑寄生组、秦艽羌活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下降更加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在风湿热痹模型中,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味秦艽组比较,秦艽桑寄生组、秦艽防己组、秦艽羌活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下降更加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br>  结论: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热证用寒药,寒证用热药”的治疗原则是科学有效的;剂量相同情况下,中药配伍应用效果优于单味药。

秦艽 中药配伍 风寒湿痹 风湿热痹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高慧琴 吴国泰 张志红

甘肃中医学院药学系

国内会议

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10届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

兰州

中文

599-602

2012-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