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炎症性肠病相关研究新进展

  HCMV(human cytomegalovirus)属人类疱疹病毒β亚科,基因组为线性双链DNA,全长约240kb,编码约208个开放阅读框(ORF).病毒复制增殖时编码3种时相基因:立即早期基因(IE),早期基因(E)和晚期基因(L).HCMV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普通人群的血清阳性率达40-100%.病毒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常表现为隐性感染,多数感染者无临床症状,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为肠炎、脑炎、心肌炎和其他特定的器官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新生儿、实体器官移植、HIV感染者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感染会引起严重终末器官疾病甚至导致感染者死亡.HCMV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包括唾液、尿液、血液、乳汁、精液以及移植的器官和组织。<br>  IBD是一组原因未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的慢性肠紊乱,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 X31.研究表明抗生素类,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的使用,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均能加重IBD的恶化14,51.在病毒病因学中,研究认为HCMV感染的IBD患者,疾病的风险会增加。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CMV与IBD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者认为 HCMV参与了IBD的发生发展过程,能导致IBD患者发展为中毒性巨结肠.临床常见的HCMV胃肠炎常常发生在免疫抑制的患者中,HCMV并发的IBD会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虽然近40年研究报到HCMV与IBD相关的文献很多,但是HCMV感染在IBD中的致病机制仍不明确,本文就IBD患者中HCMV的感染与发病率,临床诊断方法以及致病机制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炎症性肠病 免疫功能 致病机制 时相基因

国内会议

2012年安徽省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会换届改选与学术研讨会

黄山

中文

122-129

2012-08-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