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肛门直肠及肛门周围疾病调查分析
目的:对260例生存2年以上的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肛肠疾病调查与分析。<br> 方法:对北京博爱医院和协作组2008年8月1日~2011年8月30日的门诊和住院符合入选标准的SCI患者260例,分别由2名工作15年以上的肛肠专科医师,使用肛门排便时视诊,肛门周围检查,直肠指检,肛门直肠镜检查等,分别进行肛肠疾病的诊断,记录:直肠粘膜充血水肿、直肠粘膜脱垂、内痔、外痔、混合痔、直肠粘膜糜烂、直肠溃疡、直肠肿瘤、肛门周围疾病(肛周感染或脓肿、肛周皮肤溃疡、肛瘘、肛裂、肛门周围湿疹等).对直肠粘膜糜烂、直肠溃疡、直肠肿瘤进行活检及病理分析。使用国际SCI肠功能基础及扩展数据集部分指标进行排便状况调查。<br> 结果:SCI患者,男234例,女26例,男:女234/26;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3.7岁.脊髓损伤平面:颈段38例,胸段(含胸腰段)140例,腰段及其以下82例;完全性损伤210例,不完全损伤50例;伤后时间2-17年,平均9.4±5.7年.Asia评分:A级210例,B级42例,C级8例.肛肠及肛周疾病患病率为94.6%(246/260),其中同时存在2种肛肠疾病者51例,3种及3种以上者17例.痔48.5%(126/260);直肠溃疡33.8%(88/260),其中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症28例,占31.8%(28/88);直肠脱垂患者85例,发生率为32.7%(85/260).Ⅰ度57例,Ⅱ度22例,Ⅲ度6例;肛门周围皮肤溃疡7.3%(19/260),肛瘘5%(13/260),肛裂17.3%(45/260),肛门周围其他疾病2.3%(6/260);直肠肿瘤0.8%(2/260).直肠粘膜充血水肿发生率83.1%(216/260).260名SCI患者中,便秘(大于1年)作为症状或伴随症状的总发生率79.6%(207/260),大便带血(每月多于1次)49.6%(129/260),排便或排气失禁(每月多于1次)16.5%(43/260),腹胀/腹痛/腹部不适(至少每周一次)8.8%(23/260),肛门肿物脱出3.5%(9/260).SCI患者痔的发生率以T1-T10水平损伤者最高;SCI患者直肠溃疡的发生率胸段以下高于颈段;<T10平面以下损伤者肛周皮肤溃疡的发生率较高.ASIA评分C级SCI患者直肠脱垂、肛瘘发生率高于A、B级患者;ASIA评分B、C级SCI患者肛裂的发生率高于A级患者.完全性损伤SCI患者直肠溃疡的发生率高于不完全性SCI患者;不完全性损伤SCI患者肛瘘的发生率高于完全性SCI患者.伤后时间6年以上的SCI患者直肠脱垂、痔、直肠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5年以下的患者;而肛裂的发生率在SCI.后2.5年者中最高.排便时间>30min的SCI患者直肠脱垂、直肠溃疡的发生率高于排便时间较短的患者(≤30min).排便次数非每日1次,但≥2次/周或<2次/周者,直肠脱垂、痔的发生率高于有规律排便且1次/日排便者;而直肠溃疡的发生率以1次/日排便者最高.使用坐便椅或便桶排便者,直肠脱垂、肛裂的发生率高于在床上排便者.排便的独立程度高的SCI患者直肠脱垂、痔、直肠溃疡、肛裂的发生率均高于排便需全部帮助的患者.<br> 结论:SCI长期生存者肛肠疾病发生率较高,规范并加强排便管理,注意肛肠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慢性脊髓损伤 肛肠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 排便管理
徐青 远丽 高飞 周红俊 王征美 刘文国 李建军 辛毅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普外科 脊髓外科与康复科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统计学教研室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63-65
2012-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