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肠功能障碍的护理观察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患者胃肠道功能现状、患者的心理状况、患者对肠功能障碍的认知情况、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明确与胃肠道症状相关的临床和心理因素.<br> 方法:从脊髓损伤数据库中随机抽取确诊的脊髓损伤患者(>1个月)完成以下量表的调查:1)Burwood脊髓损伤后肠功能障碍问卷;2) Bathal指数评定量表;3)HAMILTON焦虑量表;4)肠功能障碍严重度评分表.<br> 结果:共71例患者参与调查,总计陈述症状224项,其中便秘49项(21.9%)、大便失禁31项(13.8%)、腹胀17项(7.6%)为发生率最高的前三项.同时存在此三项症状的患者13例,便秘与大便失禁交替发生的患者22例.对生活质量影响值排名前三位的是:腹胀(7.3分)、便失禁(5.6分)、腹泻(3.4分).91%的患者认为自己存在肠功能障碍,12%的患者表示具有有效治疗或管理方法,85%的患者需要至少1种方法来刺激排便,47%的患者每次排便需费时30min以上,29%的患者认为与伤前相比,痔或阴道炎的发生频率增加,549乞的患者主诉肠功能障碍是引起心理抑郁的原因之一,50%的患者明显焦虑,4%的患者知道2种或以上的肠功能自我训练方法。<br> 结论:脊髓损伤后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高、发生谱广泛、治疗满意率低.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训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患者更愿意接受物理疗法而不是药物治疗.患者普遍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肠功能障碍,而对相关康复知识知之甚少,罕有坚持使用或训练者.目前现有的临床干预能够一定程度的缓解胃肠道功能障碍,但仍需要在生理、心理方面深入研究,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患者胃肠道症状,利于其康复训练和重返社会.
脊髓损伤 胃肠道功能 临床观察 康复训练
周秀娟 郑红云 杨威 张晓光 魏丽巍 李慧芬 许艳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柱脊髓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125-125
2012-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