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体位+手法复位结合PV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体位+手法复位结合PV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方法及临床价值。<br>  方法:2007年2月~2012年5月采用微创介入治疗OVCF患者132例,其中68例89个椎体行体位+手法复位结合PVP,64例81个椎体行PKP,NN患NNN3年以上。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病椎前缘、中部高度的变化及后凸畸形Cobb”s角等指标来评估二组疗效,并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注入量及住院费用、天数情况。<br>  结果:二组术后VAS评分及ODI指数有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术后同一时间点二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在矫形效果上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8个椎体(9.0%)、PKP组7个椎体(8.6%)出现骨水泥渗漏,但均无神经症状。<br>  结论:体位+手法复位结合PVP术治疗OVCF能达到与PKP相同的中期临床效果,并能有效恢复病椎高度,矫正脊椎后凸畸形,且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体位复位 手法复位 经皮椎体成形术 疗效评价

曾芳俊 陈荣春 游辉

江西赣州市人民医院骨科

国内会议

第二十四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

长春

中文

223-231

2012-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