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中远期观察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患者嗅鞘细胞移植后的中期随访结果,评价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安全性及疗效.<br>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9月至2010年3月共24例异体胚胎嗅球来源嗅鞘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病例的疗效,患者平均年龄32.4岁(19岁-45岁),其中男性20例,女性4例.四肢瘫13例,截瘫11例,不全瘫14例,全瘫10例.移植手术前后根据ASIA评分标准计算分值,取其平均数进行配对资料的t检验统计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移植的嗅鞘细胞来源于引产胚胎嗅球,取材后培养7-10天进行移植,细胞浓度106.注射细胞前所有病例均进行脊髓损伤段瘢痕组织松解,注射点选择在脊髓损伤区远近端约0.5cm处的脊髓后角处,进针深度约3mm,注射细胞量约40ul.术后常规处理,随访采用门诊预约的方式,每3月观察患者截瘫感觉平面的变化,截瘫平面下肌肉肌力的变化,以及患者对于治疗效果的评价,并应用ASIA评分了解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应用SPSS分析。<br> 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所有嗅鞘细胞移植后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平均时间3.2年(0.5~5.2年).9例全瘫患者术后感觉平面下降1-2个脊髓节段,运动未见变化;1例感觉平面未见变化.11例四肢瘫患者的感觉平面下降2个节段;2例患者下降3个节段,其中1例患者的屈指功能改进,并出现拇长伸肌的背伸运动,肌力为2级.所有患者经随访未发现明显的手术并发症,术后MRI检查未发现移植局部的包块形成或空洞.患者自身对其所获治疗效果评价优:2例,良:9例,可:12例,差:1例;优良率:50%.ASIA评分比较手术前后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br> 结论:应用胚胎嗅球来源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方法是安全的,移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但改善有限,需进一步观察及探索.
脊髓损伤 嗅鞘细胞移植 临床安全性 临床疗效
贺西京 王栋 李浩鹏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371-372
2012-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