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高位脊髓损伤
目的:通过对高位脊髓损伤患者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观察其疗效。<br> 方法:本组高位脊髓损伤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41.8±12.2岁,脊髓损伤C4水平3例,C4-5水平3例,C5水平2例,C6水平1例,C5-7水平1例.术前AIS分级:A级5例, B级2例,C级2例,D级1例.所有患者自髂前上棘抽取骨髓20ml,纯化、培养时间3~4周,获得干细胞数≥1.0×10 7.移植方法:蛛网膜下腔穿刺注射,分2次注射,时间间隔为3天,每次细胞数≥1.0x107.术后行ASIA评估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改善评价,运动、触觉、针刺评分,痉挛、肌张力、植物神经功能、大小便改善评价。<br>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运动,针刺觉,轻触觉评分和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术前运动29.1±27、针刺46±31.1、轻触觉56.4±37.6,术后一周运动52±32.2、针刺63.4±35、轻触觉34.8±27.4,术后三月运动34.8±27.4、针刺51.4±32、轻触觉67.2±37.5);痉挛评分有显著改善(Penn分级评分术前2.7±1.6,术后一周0.6±0.5,术后三月1.4±0.9,Clonus分级评分术前2.6±1.7,术后一周1.1±0.7术后三月1.1±0.7).8例肌张力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肢体痉挛情况改善明显,肌力增强,运动能力改善,感觉平面下移,感觉异常得以改善,排汗功能改善,大小便功能改善,憋尿时间延长,肛门括约肌功能恢复.<br> 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治疗高位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脊髓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自体移植 疗效评价
贺永雄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372-372
2012-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