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颈椎后路双开门术式治疗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效果

  目的:评价颈椎后路双开门术式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效果。<br>  方法:采用颈椎后路双开门术式治疗11例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其中发育性颈椎管狭窄5例,颈椎退变性椎管狭窄4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1例,颈椎黄韧带骨化1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月、及最后随访时间,通过JOA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定方法进行评估.同期摄X线片及颈椎MRI,评估病变节段脊髓减压情况。<br>  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前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平均18.5个月.术前患者评价JOA评分为6.5,SF-36得分平均为52.1.术后3个月JOA评分为12.5,SF-36得分平均为74.5,最后随访JOA评分为13.0,SF-36得分平均为79.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6.48).<br>  结论:颈椎后路双开门术式可用于治疗伴有颈椎管狭窄的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临床操作较简单,并发症较少,临床随访效果满意.

颈椎管狭窄 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后路双开门术 效果评价

梁春祥 魏富鑫 刘少喻 李浩淼 于滨生 龙厚清 韩国伟 张旭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脊柱外科,510700,广东

国内会议

第二十四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

长春

中文

377-377

2012-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