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伴截瘫的外科治疗
目的:评价脊柱结核伴截瘫患者的手术治疗疗效,对手术时机进行探讨.<br>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4月手术治疗的64例脊柱结核伴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5例,女29例,年龄14~76岁,平均45.3岁.其中46例行早期手术治疗;13例(合并活动肺结核4例、结核性脑膜炎2例、药物性肝炎3例、尿毒症3例、不稳定心绞痛1例),对合并严重疾患给予相应积极治疗后行手术治疗,平均延迟4.5N(3-8N);5例静止期病变行常规手术治疗.通过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SIA分级、时间)、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等对疗效进行评价。<br> 结果: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31个月.病灶无复发,CT或X线提示病灶均获骨性融合,术后VAS评分、Cobb角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末次随访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N,45例患者神经功能开始恢复;术后3个月,57例神经功能ASIA分级至E级;术后6个月至末次随访,59例ASIA分级至E级,不完全恢复5例,其中2例B级恢复至D级,2例C级至D级,1例B级无改善。<br> 结论:对于脊柱结核伴截瘫,早期手术治疗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对于合并有早期手术禁忌疾病,在合理围手术期处理基础上延期手术治疗亦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静止期病变的疗效因致截瘫原因不同而异,其中脊髓变性者恢复不明显.
脊柱结核 截瘫 外科治疗 疗效评价
马远征 李大伟
解放军309医院骨科,北京,100091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380-381
2012-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