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凸成形术与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META分析
目的:比较球囊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br>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等数据库并结合手工检索,按照既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查找有关球囊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对照试验。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由两名研究者独立检索文献并提取数据.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通过META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估计结局指标的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和相对危险度(RR)及95%可信区间(CI).<br> 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其中1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9篇前瞻性对照试验,783例患者.研究结果提示,球囊后凸成形术术后远期的后凸角(WMD=-2.64,95%CI-4.66,-0.61;p=0.01),椎体前缘高度(WMD=3.67,95%CI 1.40,5.94;p=0.002),骨水泥漏出率(RR=0.70,95%CI 0.52,0.95;p=0.02)与经皮椎体成形术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然而,在术后短期疼痛评分(WMD=0.57,95%CI-1.33,0.20;p=0.15),长期疼痛评分(WMD=-0.99,95%CI-2.29,0.31;p=0.14),短期Oswestry 功能指数(WMD=6.54,95%CI=14.57,1.48;p=0.11),长期Oswestry功能指数(WMD=-2.01,95%CI-11.75,7.73;p=0.69),手术时间(WMD=4.47,95%CI-0.22,9.17;p=0.06),短期后凸角(WMD=-2.25,95%CI-5.14,0.65;p=0.13),相邻节段骨折发生率(RR=1.52,95%CI 0.76,3.03;p=0.24)方面,两者无统计学差异。<br> 结论:本META分析结果表明,球囊后凸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与经皮椎体成形术相比,球囊后凸成形术可以更好地减小远期后凸角,增加椎体高度,降低骨水泥漏出的发生率。然而,两者在术后疼痛、功能状态的恢复以及相邻节段骨折发生率方面可能并无差异。由于本META分析自身的局限性,结论尚须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骨质疏松症 腰椎压缩性骨折 后凸成形术 椎体成形术 临床疗效 Meta分析
邢丹 马信龙 马剑雄 徐卫国 王杰 陈阳 杨阳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 天津市天津医院 天津市天津医院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387-388
2012-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