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鼠窦房结组织切片制作方法及其在微波辐射致心脏损伤研究中的应用

  窦房结(sinoatrial node,SAN)是心脏传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哺乳动物心脏正常节律的起搏点。大鼠是最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其SAN解剖位置隐蔽,体积小,仅通过肉眼观察难以发现,然而其在心脏自律性活动中却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大鼠SAN的准确定位并清晰显示对SAN相关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实验通过解剖学定位和形态学观察,进一步确定了窦房结的准确位置和形态,对探讨微波辐射对大鼠窦房结功能和组织结构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制备完整的窦房结标本是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文根据文献报道结合自身体会对窦房结取材、制片和染色作一介绍。

窦房结组织 切片制作 微波辐射 心脏损伤

高亚兵 王水明 徐新萍 刘艳青 彭瑞云 王丽峰 左红艳 董霁 张静 姚斌伟 王惠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研究所实验病理研究室,北京,100850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十一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

昆明

中文

257-260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