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固定时间段对乳腺癌粗针穿刺活检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新辅助化疗已成为中、晚期乳腺癌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正确实施治疗需要有术前的病理学评估。而粗针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己作为临床实践的重要途径。由于粗针穿刺活检的标本具有固定及时的优越性,因此,由固定不佳而导致形态学的差异出现诊断错误的可能很小。然而,鉴于穿刺组织体积比较小,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液对组织的穿透力比较强,故固定时间的长短不同对癌组织的形态学影响还有待于研究。作者对同一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多条穿刺组织在不同固定时间段(2h,24h,48h,72h,1w,3w和1m)放置后,进行常规HE制片,运用双盲法让病理科医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发现,固定2h至1w期间的癌组织形态学基本上没有出现对诊断上的干扰,但从固定3w后开始,可以发现癌细胞之间有轻度解离,细胞体积缩小,胞浆红染,胞膜皱缩,有的细胞核出现固缩、浓染,核仁结构不清,至于固定1m后出现上述更为明显的变化特点,且部分结构模糊,将明显干扰对肿瘤的确切诊断。结论认为对于乳腺粗针穿刺活检这样的能及时固定的标本,可以在相当的固定时间段内(例如逢国定长假时)不影响其形态学的改变。不过,至于是否出现分子生物学的改变(如ER, PR和HER-2癌基因的表达或扩增状态)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固定时间段 乳腺癌 粗针穿刺活检 组织形态学
郑唯强 张丽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十一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
昆明
中文
306-307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