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毒品”滥用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通过对“新型毒品”滥用者调查、研究,了解戒毒康复人员中“新型毒品”滥用者的心理及行为特点,为科学、合理、系统地对“新型毒品”滥用者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康复提供参考依据。<br> 方法:对戒毒康复人员中的“新型毒品”滥用者进行以人口学特征、药物滥用史、精神症状特征、艾森克个性测验、90项症状清单及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试等为主要内容的问卷评定,了解“新型毒品”滥用者的心理及行为特点。<br> 结果:在人口学特征方面,“新型毒品”成瘾者的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婚姻状况以未婚或者结婚五年以下者居多、职业构成上以个体从业者和有稳定收入工作者居多;在药物滥用史方面,“新型毒品”滥用者的吸毒时间普遍在5年以下,戒毒经历在3次以下者居多;在EPQ中内外向和神经质两个因子,SCL-90中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以及16PF测评中乐群性、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等因子上“新型毒品”滥用者的分数都比较显著。<br> 结论:“新型毒品”滥用者呈现出年轻化特点,以未婚者、个体从业者和有稳定经济收入工作者为主,在心理和行为方面呈现出易激惹、焦虑、空虚无聊、敏感、烦躁、幻想性等显著性特点,提示:一方面,在戒毒康复期间,对“新型毒品”滥用者心理和行为障碍的矫治工作应根据该人群上述心理和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另一方面应把具有上述特征的人群作为“新型毒品”滥用高危人群,并作为开展“新型毒品”禁毒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
麻醉剂中毒 脱毒治疗 戒毒康复 心理卫生
孙本良 郑雯慧
北京市天堂河戒毒康复中心,北京 102609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35-137
2012-06-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