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通心络预给药2小时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微血管内皮结构完整和无再流的保护作用

  目的:评价冠脉再通前2 h给予不同剂量通心络对猪急性心肌梗死(AMI)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微血管结构完整和无再流变化的疗效。<br>  方法:中华小型猪40只,分成假手术组、AMI对照组、通心络治疗组:小剂量(0.1 g/kg)、中剂量(0.2 g/kg)和大剂量(0.4g/kg),每组8只。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1.5 h,再灌注3 h建立AMI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各通心络治疗组于AMI缺血再灌注前2 h行灌胃给药。测定并比较各组再灌注后3 h正常区、再灌注区、无再流区心肌组织中血管内皮钙黏连蛋白、β连环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9水平变化。于AMI 1.5 h和再灌注3 h行心肌声学造影(MCE),测定并比较心肌无再流面积变化。<br>  结果:⑴与正常区相比。对照组再灌注区和无再流区心肌组织中血管内皮钙黏连蛋白和β连环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而MMP-2、9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无再流区变化更显著(P均<0.05);⑵大剂量通心络能够显著升高再灌注区和无再流区血管内皮钙黏连蛋白”(22.2±3.2)%比(32.0±3.9)%和(14.5±2.8)%比(28.3±2.2)%”和β连环蛋白”(20.5±3.5)%比(27.3±2.9)%和(13.3±2.1)%比(20.6±2.4)%”,同时显著降低再灌注区和无再流区MMP-2”(48.3±4.1)%比(29.4±3.5)%和(57.3±4.3)%比(38.2±4.0)%”,MMP-9”(55.6±4.0)%比(34.3±3.5)%和(62.4±4.8)%比(44.4±4.1)%,P均<0.05”;⑶大剂量通心络能够显著缩小再灌注后3 h心肌无再流区面积”(6.6±1.7)cm2比(4.8±1.5)cm2,P<0.05”和心肌无再流范围”(90.8±3.8)%比(71.4±4.1)%.P<0.05”。<br>  结论:AMI缺血再灌注前2 h预给予大剂量通心络对心肌微血管内皮结构完整和心肌无再流有明确保护作用,为通心络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心肌梗死 中药治疗 通心络制剂 实验药理

张海涛 叶珏 孟宪敏 杨跃进 吴以岭 程宇彤 康晟 赵京林 孟亮 田毅 张燕婉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37)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石家庄,050238)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57-161

2012-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