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转向中的文学翻译理论研究
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翻译的作用无疑已变得越来越重要.20世纪90年代以后,翻译研究已然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英国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学者苏珊·巴斯奈特(SusanBasshett)和美国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学者安德烈·勒弗菲尔(Andr (e) lefevere)引领了当代翻译研究中 “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的新潮流,他们在其合著的专题研究文集《文化建构:文学翻译研究论集》(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中更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文化研究中的“翻译转向”(translation turn),预示着以翻译研究作为切入点,把文化研究推向一个跨语言、跨学科、跨文化的更为宏大的全球化语境之中.本文试图把文学翻译置于全球化和跨文化的广阔语境下来考察,从文化研究的视角理解翻译的重要性,追踪全球化语境下文学翻译理论研究的新趋向。论文还将从翻译主体和意识形态的角度剖析文学翻译的基本策略(如“归化”/“异化”;“意译”/“直译”; “神似”/“形似”;“删节”/“增补”),论述文学翻译研究与批评理论的关系,涉及西方主要译学流派(如语言学派、目的学派、文化学派、解构学派、女性主义学派、后殖民主义学派),并探讨它们对于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适用性问题。
全球化时代 文化转向 文学翻译 比较文学 跨文化语境 意识形态
黄汉平
暨南大学中文系
国内会议
“文学理论:跨文化与跨学科的对话”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外国文化与比较诗学研究会”第三届研讨会
西安
中文
49-50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