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情境中的现实美学:奥尔巴赫的<论摹仿>(会议稿)
埃里希·奥尔巴赫(:Erich Auerbach,1892-1957)是德国著名的罗曼语文学家与语言教育家、文学批评家,中世纪文学研究者。奥尔巴赫1892年出生于马堡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1921年在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取得语文学博士学位,此后任普鲁士国立图书馆馆员。1927-1933年任马堡大学罗曼语文学教授。纳粹上台后流亡土耳其,并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任罗曼语语言文学教授。1945年移居美国,任教于耶鲁大学。1956年任该校罗曼语文学斯特林讲座教授。1949-1950年,任普林斯顿研究院研究员。奥尔巴赫逝世于1957年,著作除《论摹仿》外尚有《欧洲文学戏剧中的场景》(1959)和《古代后期和中世纪的文学语言及其读者》(1965)等。从柏拉图以来,文学与现实的问题,一直是文学理论的焦点。奥尔巴赫的这部著作无疑用历史主义的、文本实证的方式为这个问题的现代解答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解视角。从这部论摹仿的文学史、文学理论巨著中可以总结出文体与现实、“现实”的历史和文学的多重现实三条理论线索,本文予以简要评述。
历史情境 奥尔巴赫 《论摹仿》 德国中世纪文学 文本实证
赵文
陕西师范大学
国内会议
“文学理论:跨文化与跨学科的对话”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外国文化与比较诗学研究会”第三届研讨会
西安
中文
126-130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