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个性与文学发展--扬·穆卡若夫斯基文学史观初探

  传统心理学、传记学批评将文学作品之个性简化或等同为其创作者之个性,俄罗斯形式论学派则体认到作品个性自身的独立性,否认其与创作者个性之间的因果联系。对作品个性的这两种不同理解相应地衍生出两种文学史观:前者将文学史视为作家个人、个性的历史,后者将文学史视为与个人无关的艺术“手法”之更迭史。布拉格学派从事文学与美学研究的领军人物——扬·穆卡若夫斯基对这两种文学作品个性观及文学史观进行了考察,在结构主义框架下,创造性地提出一种比较全面、辩证地把握个性与文学发展之间关系的新路径。由于符号学观念和接受者之维的引入,穆卡若夫斯基一方面比俄罗斯形式论学派更深刻地揭示了所谓作品个性的本质;另一方面,他避免了像俄罗斯形式论学派那样忽视创作者个性的问题,而是从共时与历时层面考察了其与作品个性的关系。此外,他还进一步将个性纳入文学发展中进行动态考察。

扬·穆卡若夫斯基 文学史观 结构主义 个性创作 文学发展

朱涛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国内会议

“文学理论:跨文化与跨学科的对话”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外国文化与比较诗学研究会”第三届研讨会

西安

中文

136-144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