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代谢状态评价是临床营养支持的基础

  现代临床营养支持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从要素饮食、肠外营养,直到今天的肠内肠外综合营养支持,并随着免疫营养和代谢调理概念的普及,逐渐明晰地奠定了现代”药理学营养””的基础。早期临床营养支持主要针对”摄入不足”的饥饿型营养不良病人,单纯提供营养素补充热卡并以”正氮平衡”为疗效评价指标,现已被证明是对于临床营养片面的理解。如同当年”静脉高营养”的概念一样,单纯追求热卡补充与正氮平衡,对于多数病人、特别是危重病人很可能是无益甚至有害的。鉴于上述,本文主要介绍临床营养支持,特别是危重病人的临床营养支持,必须强调不仅评价病人的营养状态(必要性),更必须对病人的代谢状态(可行性)作出评价。代谢状态评价(可行性)包括病人的炎性反应状态评价和营养素利用能力评价两部分。

代谢状态 营养支持 炎性反应 临床疗效

安友仲

100044,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11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ICU

国内会议

第三届北京大学重症医学论坛

北京

中文

88-90

2011-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