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性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大鼠肺内源性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模型.<br> 方法: 大肠杆菌”O111B4,(4.0-6.0)×1012 CFU/L”3ml/kg气管注射制作大鼠肺内源性ALl模型.分别于注射火肠杆菌后12、24、36、48、72 h共5个时间点给予机械通气,监测氧合指数(PaO2/FiO2)及胸肺动态顺应性(Cdyn).肺组织常规固定进行病理学检查.<br> 结果: 12、24、36、48、72 h大鼠PaO2/FiO2分别为(30.71±7.95)kPa、(21.66±5.34)kPa、(21.09±4.75)kPa、(25.01±8.78)kPa、(33.82±8.02)kPa,均低于正常组(63.82 ±3.03)kPa(P<0.01).12、24、36、48、72 h大鼠Cdyn分别为(4.23 4±0.13)ml/(kg·kPa)、(4.19±0.96)ml/(kg·kPa)、(4.28.4±0.69)ml/(kg·kPa)、(4.44±0.62)ml/(kg·kPa)、(4.58±0.35)ml/(kg·kPa),均低于正常组(8.16±0.78)ml/(kg·kPa)(P<0.01).12、24、36、48、72 h大鼠ALI发生率分别为71.4%、100%、100%、83.3%、57.1%;ARDS发生率分别为28.6%、85.7%、83.3%、66.7%、14.3%.病理学改变方面,随着感染时间延长,由肺内少量渗出液到肺泡壁明显水肿,肺泡腔内出现大地渗出液和炎症细胞,可见透明膜形成以及严重肺泡萎陷.但在72 h炎症已明显减轻.<br> 结论: 本实验经气管滴入大肠杆菌建立了肺内源性ALI/ARDS动物模型.分时间点观察了病情演变,为有效利用动物模型提供了资料.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大肠杆菌 动物模型 机械通气 氧合指数
李红日 宋国维 甘小庄 崔小岱 孙丽萍 孙春荣
100020,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 100020,首都儿科研究所临床巾心实验室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75-378
2011-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