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现代电影理论的建构--重新评价“新感觉派”电影论的理论遗产

  本文把”新感觉派”电影论的遗产分成理论和批评两个方面,并认为:新感觉派的电影批评是一种”有理论”的批评,但是却是一种没有历史意识的批评,其结果是他们的理论(颇为讽刺和带有报复性地)长期被历史所拒斥。本文主张在对其批评上的错误予以确认的同时,应对其理论上的贡献予以合理的肯定。由此,文章根据目前所能接触到的最新材料,梳理了以刘呐鸥,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文人书写的所有电影理论文字,归纳了其电影理论体系的主张,探寻了其书写和西方电影理论的渊源关系和自身的创新之处,并试图重新评价其在电影本体论意义上所具有的理论价值。

新感觉派 软性电影 电影理论 本体论

陈犀禾 金舒莺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上海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成立30周年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93-102

2011-04-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