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找错了靶子开错了药方--简评两教授批“离婚案”

  半个多世纪前,因为一通《电影的锣鼓》,钟惦桨成了电影界的活靶子,而且长达二十二年之久。近日拜读电影学院黄、陈两教授批他的“离婚”说,使我大为震惊:难道一个新的轮回宣告开始,钟惦桨又要成为电影界的活靶子了?!不信,请先听黄教授发表在今年第三期《中国电影报》上的谈话:“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电影界曾出现过一次颇为引人瞩目的所谓‘离婚案’,那就是有人提倡将电影与文学对立起来,将文学价值从电影中剥离出去。这种做法显然含有某种矫枉过正的偏激性,这种‘误读’对当今电影创作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值得我们正视。”本文就电影学院黄、陈两教授对《电影的锣鼓》中“离婚”说的批评进行了探讨。

离婚说 《电影的锣鼓》 电影创作 文学价值

彭克柔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

国内会议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成立30周年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196-200

2011-04-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