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民族国家意识的延宕与缺席--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中国电影的传播制度及其空间拓展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前,亦即从电影传入中国至1927年之间,中国电影传播主要诉诸道德与风化,基本无关民族与国家。民族国家意识的延宕与缺席,跟落后保守的价值导向与混乱无序的官方介入结合在一起,使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几乎处在一种特殊的无政府状态,并导致中国电影从一开始就陷入目标/效果的错位与传者/受众的分裂之境。民初前后的中国电影及其观众群体,也在电影传播迅速滋长、日渐繁盛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某种不羁的自由与失范的快感,当然也品尝到了一些价值的困惑与认同的焦虑。

中国电影 民族国家意识 民国时期 传播制度 空间拓展

李道新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北京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成立30周年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239-249

2011-04-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