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强化经济管制,培育成熟市场--中国电影国家管制的突破与创新

  中国电影自从1993年开始市场化改革以来,逐渐降低了对非公资本的准入门槛,无论是电影制片,还是发行放映,非公资本的进入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电影的产业结构,为电影产品的多样化和电影市场的细分提供了物质基础的可能性。同时,将部分影片的审查权下放到省级管理部门,也为中国电影的生产创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但是从近30年来的电影管制整体情况看,中国电影的国家管制仍然有着行政强势、经济自主的特点,使得中国电影市场存在着集中度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均、票价过高、经济规模小、国际竞争力弱等诸多不成熟的地方,还有待于经济管制的进一步规范与完善。

非公准入 审查下放 行政强势 经济管制

金冠军 王玉明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大学影视学院电影学

国内会议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成立30周年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376-382

2011-04-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