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以气/液接口细胞株直接暴露系统测试臭氧及β-pinene反应物之毒性

本研究利用暴露舱(体积9.24×10-3 m3)控制系统仿真6小时长时间不同室内臭氧浓度(30、60、120ppb)及其与β-pinene 氧化反应暴露状态,进而探讨不同臭氧及氧化产物对ALI 细胞株(A549)细胞活性及氧化性伤害之变化情形。本研界使用不同材质的transwell 薄膜(Collagen 及PET)测试最适合气液接口细胞株培养的介质。透过电移动度扫描分径器(SMPS)持续6小时监测暴露舱内反应生成之二次有机气胶浓度及粒径分布,并评估不同暴露情境下细胞存活率与细胞氧化伤害程度。以Collagen薄膜培养的细胞株在暴露舱中暴露干净空气后,其活性与传统细胞培养法相似,显示ALI细胞培养技术能长时间(6hr)维持细胞生长。当ALI细胞培养系统分别暴露臭氧6小时后,细胞活性相较于对照组均有显著下降趋势,呈现一剂量效应关系。当细胞暴露于臭氧/β-pinene反应产物后,其反应产生许多小于100nm的二次有机微粒,且产生量亦随着臭氧浓度增加而增加。同时在暴露二次衍生化产物后,细胞活性下降趋势更为显著,且亦呈现剂量效应关系。但ALI细胞在暴露过臭氧/β-pinene反应产物后,ROS浓度却未呈现明显变化,可能是β-pinene与臭氧反应,降低了氧化物的浓度,因而使细胞的氧化伤害减小。也显示二次反应产物对细胞的伤害,除了氧化性伤害外,亦可能有其他机制,需进一步验证之。本研究所建构之ALI细胞直接暴露系统,可应用于各类气、粒状污染物及反应产物之细胞毒性研究探讨上。研究结果显示,臭氧与β-pinene二次衍生化产物会对细胞造成更明显的毒性伤害,未来可利用此暴露系统进一步探讨验证并从机制面了解不同混合物或反应产物对细胞毒性的影响。

Air Liquid Interface (ALI) Ozone β-pinene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

吴佩芝 陈思宁 许德仁 王应然

长荣大学职业安全与卫生学系 高雄第一科技大学环境安全学系 成功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国内会议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第五届年会

长沙

中文

87-95

2012-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