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非痴呆的器质性精神障碍归因的残疾患病率及其分布

目的分析我国归因于非痴呆的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残疾(简称器质性障碍残疾)的 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为残疾预防和康复提供流行病学证据。方法通过对2006 年第二次全 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描述我国人群器质性障碍残疾的现况、危害程度 及人群和地区分布特征。结果器质性障碍残疾的患病率为0.437‰,男性多于女性,无工作 者是有工作者的3 倍;器质性障碍残疾的患病率的民族分布从高到低排序分别为维吾尔族、 藏族、其他民族、回族、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是汉族的2.6 倍;器质性障碍残疾的患病 率不识字者是识字者的5.6 倍,患者中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占84.4%。分析器质性 障碍残疾的患病率的地区分布,北京最高,甘肃省最低。八大经济区中较高的是西南、南部 和西北地区。归因于非痴呆的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残疾患者中多重残疾者占50.6%,一、二、 三、四级精神残疾的构成比分别占36.8%、17.0%、14.3%和31.9%;有60.2%的器质性障碍 的残疾者在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存在重度或极重度功能损害,有44.4%的此类残疾者在社会参 与能力方面存在重度或极重度功能损害。结论我国归因于非痴呆的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残疾患 病率在不同人群和地区中分布差异较大,此类残疾对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参与能力方面的影 响较大。

残疾人 抽样调查 器质性精神障碍 患病率

李恒 黄悦勤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国内会议

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与服务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

南京

中文

436

2012-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