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健康保险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基于国内工伤保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可行性调查了解新型职业健康保险的意愿支付情况,同时找出影响意愿支付的因素,以便设计的新型职业健康保险更能为工人所接受,并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今后的职业卫生工作的管理上提供依据。 方法:根据调查目的、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利及相关部门配合情况选取浙江省北部某市2家大中型外资企业。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由事先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入工人车间面对面询问并填写问卷相关内容。 结果:针对设计框架修改后民意调查发现支付意愿有所提高(χ2 =77.4659,P<0.001)。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χ2 检验,结果发现,文化程度的高低、工种、平均月收入、住房条件、是否参加一般医疗保险、是否参加工伤保险及对工伤保险是否满意等因素对意愿支付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R2=0.2525)发现,文化程度的高低、从事物理性有害因素的岗位、月平均收入高低、没有参加过一般医保、已经参加了工伤保险的工人均与意愿支付与否成正比;从事化学性有害因素和住房条件好坏与意愿支付与否成反比。民意调查发现,”缴纳的保费及报销比例是否因工作地点的变动而改变”、”当发生职业伤害或意外事故时,保险立即生效”和”保费报销比例与上缴年限成正比”这3个问题设计比较合理,能被80%以上的工人所接受。 结论:经文献研发发现目前工伤保险实施过程存在的若干问题,在新型职业健康保险中进行设改进,可行性调查的结果发现有半数以上工人愿意参加该新型保险。民意调查发现新型保险统筹范围扩大实现跨区域报销、更换工作可退换已缴纳的保费等改进后,更能提高工人参保的积极性。
Occup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Willingness to pay (WTP) China
吴媛 段胜楠 刘小方 叶驰宇 尤华 董恒进
浙江大学医学部卫生政策学研究中心,浙江省杭州余杭塘路866号,邮编310058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4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