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单个金纳米棒的空间导向氧化

单个金纳米粒子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文献主要集中应用金种制备金纳米粒子和金纳米棒,对单个金纳米棒氧化生成特定金纳米粒子的研究较少1,2,3。本文研究了单个金纳米棒的空间导向氧化过程,为制备特定粒径的金纳米粒子做铺垫。并通过理论推导,印证单个金纳米棒的空间导向氧化机理。本文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散射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倒置暗场显微镜研究了单个金纳米棒的氧化过程。本文在归纳了国内外关于金纳米棒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使用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氯金酸共同作用,观察金纳米棒的空间导向氧化过程。其原理是金纳米棒表面的曲率半径不同,使氯金酸-CTAB 胶束微团的主要分布在金纳米棒两端,导致其氧化速度不同,表现为长轴不断缩短的过程4,5。实验中探索了金纳米棒、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氯金酸三种主要试剂的反应配比6。研究了金纳米棒空间导向氧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并尝试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氧化的机制7,8,9,10。实验发现在等离子体共振最大吸收峰为600nm、HAuCl4(0.05mmol/L)、CTAB(0.10mmol/L)时,其紫外-可见光谱表现为先蓝移后红移,其暗场散射光谱显示为蓝移。总之,本文研究结果证明,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散射理论对单个纳米粒子散射光谱进行研究,具有简单、快捷等优点,是研究金纳米棒的传感、成像、检测、光学性质的可行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暗场倒置显微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空间导向氧化,金纳米棒

谢涛 孔聪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200237

国内会议

2012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暨第三届上海交通大学医(理)工研究生学术论坛

上海

中文

1-11

2012-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