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语言资源的评估体系述评

国内对语言资源的定级、分类等方面研究尚未达成一致,文章以准确性、可操作性为标准,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各选取一个评估体系进行描述并评论.黄行的语言活力指标体系将语言资源活力分为生产活力和发展活力,体系完整、可操作性强.但忽视了语言资源的动态的绝对性、认同的主观性以及区域化与国际化的结合.薄守生、赖慧玲从区域学视角开创性提出了中观语言评价体系,认为区域语言的影响因素有语言传播、语言容量以及语言政治等.但他们对区域语言的定义、特征、区域内外语言的关系等等并未作明确阐述.除了迁移扩散的语言传播方式,他们并未关注扩展扩散,且该体系的可操作性尚待提高.肖自辉、范俊军提出的语言生态压力状态响应分析框架具备主观性与客观性、动态性与稳态性、科学性与操作性的统一,但也存在评估结果的宏观应用以及社区的扩展问题.

language resource evaluation system comment

尹小荣 葛燕红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中国语言经济学论坛

乌鲁木齐

中文

208-217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