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制度变迁与发展对策

目的:在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对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制度变迁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变迁路径加以梳理,并对影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主要因素加以分析,对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良性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多种文献专著,对现有研究成果加以提炼,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现实参考和借鉴。2)归纳法。结合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实践,对影响制度变迁的关键因素进行归纳,并梳理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制度变迁脉络。3)访谈法。对北京市体育局以及各区(县)体育局有关部门的领导近50人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对影响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主要因素的看法。结果:1.影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制度变迁的关键因素:1)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引发的体育公共需求的变化;2)体育政府部门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2.体育公共服务制度变迁路径主要体现为:1)体育公共服务体制由政府包揽走向多元主体参与,以政府为主体,市场、社会、个人分担的机制正在初步形成。2)体育公共服务绩效逐步提高,表现为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但相对于居民体育公共需求的增长,公共服务的供给绩效仍然不足,公众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评价仍然较低。3)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由城乡二元失衡向城乡均衡发展,然而成效有限,突出表现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与城市间差距依然显著。3.影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主要因素:1)公共服务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不能满足体育公共服务发展需要;财政投入区域间、城乡间比例失衡;财政投入比重过低,投资方式单一。2)体育公共服务机制不健全、不灵活。主要表现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有限;“三权下放”造成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严重脱节;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保障机制缺乏社会协同;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简单,信息传播不畅。结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对策:1)以促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契机,优化财政投入结构;2)结合投融资制度改革,建立体育公共服务多元参与机制;3)增加体育公共服务在政府政绩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尽快把体育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4)以公共体育需求为中心,以公众满意为基本尺度,建立体育公共服务的动态评价体系;5)改革现有体育公共服务体制,进一步强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建立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保障机制。

梁金辉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学部

国内会议

第14届世界群众体育大会

北京

中文

1-1

2011-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