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BMSCs移植治疗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水肿的MR研究
目的:探讨BMSCs移植治疗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水肿组织学变化与MR成像的关系,进而为BMSCs移植治疗局灶性脑缺血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法将清洁级Sprangue Dawley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MCAO模型组(模型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BMSCs组)与磷酸盐缓冲液组(PBS组),各组按移植时间6h、24h、48h、72h及7d分为5个亚组,每个时间点选用8只大鼠。全细胞贴壁法培养BMSCs,行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标记;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iddle cerebral attrery occlusion,MCAO),造模24h后行侧脑室移植。PBS组移植等量PBS。分别于移植后6h、24h、72h及7d各时间点分别行MR检查,磁共振T1WI、T2W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监测缺血后脑水肿的变化,随后立即将大鼠处死,取部分脑组织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余大鼠脑组织取材制备脑组织切片,脑组织BrdU检测,AQP-4/DAPI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ZeaLonga法行为学评分为2-3分,TTC染色示CON组脑组织切片行染色呈均匀红色,而模型组损伤侧大脑皮层及纹状体呈白色,MRI示模型组损伤侧大脑皮层及纹状体T1WI上呈低信号,T2WI及DWI均呈高信号,均提示造模成功。移植后各时间点在缺血侧纹状体可见BrdU+细胞。CON组AQP4表达量较少,模型组AQP4阳性细胞数在移植后6h(18.75±0.89个/mm2)表达增多,移植后7d时仍高于正常(16.02±1.38个/mm2)。移植组各时间点AQP4表达均低于模型组。模型组ADC值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移植组各时间点ADC值均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BMSCs移植可减少MCAO大鼠缺血侧损伤区AQP4的表达,从而减轻脑水肿,MRI可科学、即时地监测BMSCs移植后MCAO大鼠脑水肿的动态变化。
局灶性脑缺血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治疗 核磁共振
陈玉玺 郭媛媛 王晓莉 张睿馨 王丽
潍坊医学院分子影像学研究中心 潍坊 261053
国内会议
第一届分子影像学齐鲁国际论坛暨第三届山东省分子影像学学术大会
烟台
中文
186-193
2012-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