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鸡法氏囊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为了从分子水平分析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应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对IBDV感染鸡后法氏囊组织蛋白的动态表达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二维凝胶的差异表达分析显示,鸡感染IBDV后,法氏囊组织共有96个蛋白点出现了显著的差异表达。采用MALDI-TOF/TOF质谱法对差异表达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结果成功鉴定了65个表达差异显著的蛋白点,对应54种蛋白,包括12种表达上调蛋白和42种表达下调的蛋白。对鉴定蛋白的功能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蛋白主要涉及细胞骨架网络、应激反应、大分子合成、能量代谢、泛素-蛋白酶体通路、信号传导通路及一些功能未知的蛋白的变化,这些差异蛋白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参与了IBDV感染机体的过程并发挥着不同的功能。这些差异蛋白的鉴定为进一步揭示IBDV致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数据和有用线索,对发现和开发潜在的生物标记分子提供了重要参考。
鸡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病毒感染 法氏囊组织 差异蛋白质组学
吴永平 周继勇
浙江大学,农业部动物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58 浙江农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浙江杭州临安市环城北路88号 311300 浙江大学,农业部动物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58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30-333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