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狂犬病病毒重组蛋白的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

  目的:原核表达狂犬病病毒的基质蛋白(M),并以此作为包被抗原建立问接ELIsA检测方法,与以狂犬病病毒磷蛋白(P)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进行比较。方法: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狂犬病病毒LEP—Flury株M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引入Sma Ⅰ和Not Ⅰ酶切位点,经RT—PCR扩增得到目的基因,连接pCR(R)2.1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CR—Ry-M,重组质粒用Sma Ⅰ和Not Ⅰ进行双酶切,酶切产物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X—RV-M。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使用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SDS—PAGE分析表明蛋白表达量较大且主要以可溶性的形式表达。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Western blot表明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使用纯化的融合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并检测了95份血清,同时使用带有Hi s标签的重组狂犬病病毒磷蛋白P(RV—His—P)建立的ELISA方法和商品化的ELISA试剂盒检测该血清。结果:与商品化的以全病毒作为包被抗原的ELISA检测试剂盒相比,使用重组P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符合率,能够代替全病毒作为诊断抗原建立检测方法。

狂犬病病毒 基质蛋白 原核表达 检测技术

程朝飞 宫苗苗 王勇 田康乐 赵占中 李刚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3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3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 100193

国内会议

2012第四届中国兽药大会

北京

中文

449-454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