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病毒在“猪高热综合征”中的流行病学作用
猪高热综合征(PHFS)每年给中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PHFS的病原有很多种,如PCV-2、PRRSV、APP和链球菌等。本项目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猪瘟病毒在中国猪高热综合征病例中的作用。本项目对采自2007~2009年期间的1 3个规模化猪场的733份血清和47份组织样品进行猪瘟抗体水平监测或疑似PHFS诊断。因中国对猪瘟采取强制性免疫,大部分猪(95%以上)的猪瘟抗体为阳性,检测猪瘟抗体仅适用于欧盟非免疫区诊断,不适用于中国强制免疫区。故中国用于猪瘟病毒诊断的方法主要是采用IDExx公司旧的猪瘟抗原ELIsA试剂盒(检测全血);根据该试剂盒检测,大多数送检猪场都发现猪瘟病毒感染,这一结果与猪场实际情况不符。为了确诊,利用病毒分离及TaqMan RT—PCR等技术同时检测所有送检样品,结果仅一群猪发现猪瘟病毒感染,证明IDEXX公司旧的猪瘟抗原ELIsA试剂盒检测猪瘟病毒的特异性太低。而感染猪瘟病毒的猪群是从欧洲引种后没有免疫接种的,所有免疫接种的猪群没有发现猪瘟病毒,表明中国目前使用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是有效的,能抵抗猪瘟野毒的攻击。对2009年猪瘟分离株测序,其核苷酸序列与1993年瑞士猪瘟分离株完全相同,从基因水平上证实目前中国华南地区流行的猪瘟病毒野毒株来源于欧洲某国。尽管猪高热综合征与猪瘟在临床症状上有很多相似性,但本研究发现猪瘟病毒与猪高热综合征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或没有。
猪瘟病毒 猪高热综合征 流行病学 分离培养
娄高明 Ase Uttenthal Thomas Bruuil Rasmussen 廖筱萍
韶关学院,广东韶关 512005 DTU-Vet,Lindholm,4771 Kalvehave,Denmark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629-635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