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近代民族国家建构及其宪政启示

  在近代中国,民族意识与民族主义诉求均非自然生成,在“救亡”的旗帜下,民族主义被作为政治认同、群体归宿感与社会价值取向的凝聚点和新的精神核心。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所展现的“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历史逻辑,在近代中国被演绎为“为实现国家认同而寻求民族认同”。中国的民族主义既未能与自由主义伴生,也未能与自由主义互见长短、相得益彰。故此,当民族既存,国家权力格局与运作规划却难有观念指引,造成了近代宪政实验的困局。

民族主义 国家认同 体系构建 宪政制度 中国近代史

韩轶

河海大学法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

北京

中文

371-379

2012-08-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