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從“分別文”、“累增字”與“古今字”的關係看後人對這些術語的誤解

  “分别文”、“累增字”是王筠研究汉字“重文”时从造字角度提出的文字增繁现象,与沟通文献用字的“古今字”有着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目的,属于不同性质的概念。由于角度不同,它们在材料分析上有交集,所以王筠偶尔用“分别文”或“累增字”指称“古今字”的“今字”,意在解释这些“今字”的成因,并未改变“古今字”的历史定义。徐灏是曲解“古今字”本义的源头,他把王筠的“分别文”、“累增字”跟“载籍古今本”并列,而且在分析说明时把“古今字”主要指向“造字相承,增偏旁”现象。后人受此误导,进一步将“古今字”完全等同于具有“造字相承”关系的“分别文”、“累增字”,并认为这是王筠的“古今字”观念,其实不符合王筠的本意。

文字学 传统文化 语言艺术 历史演变

李運富 蔣志遠

国内会议

第三届汉字与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

北京

中文

76-89

2012-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