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二氧化硅基氨甲基吡咯螯合树脂的合成、表征及铜深度分离研究
首先使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CPTS)与氨基吡咯化合物(AMP)反应生成氨基吡咯改性硅烷偶联剂(PMAS),再将其负载到二氧化硅基体表面,合成了一种用于硫酸钴电解液深度净化除铜的新型二氧化硅基氨基吡咯螯合树脂(Si-AMP)。红外、扫描电镜、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硅胶表面成功引入了氨基吡唑官能团,官能团含量为2.48 mmol/g。从料液pH、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及动态分离性能等方面考察了树脂对Cu2+、N2+、Co2+三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树脂在溶液pH=4时对Cu2+、Ni2+、Co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78 mmol/g、0.35 mmol/g、0.25 mmol/g。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Si-AMP对铜吸附选择性强,在钴冶金工艺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螯合树脂 合成工艺 吸附性能 分离实验
白蓝 胡慧萍 李亚萍 何菡娜 侯敏 廖俊梅 陈启元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83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518-523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